城东的房子普遍卖得慢。
这个有些不应该。
去年北海共有36个楼盘上过“月度网签前十楼盘”榜单。其中城东有4个楼盘上榜,在海城区里面排第一,超过了市区(3个)、城西(2个)、经开区(2个)。
很明显,城东在北海楼市的关注度是有的。
而且客观地说,城东的优势也不差:
第一、房价便宜。和市区、和银海区相比,城东房价偏低,每平方米少三五百块稀松平常。
第二、户型实用。城东现在的大户型很多,适合家庭改善购房。小户型也不少,适合单身筑个小窝。
第三、位置不错。西移一步到市区、北迈一脚到金滩、东踏几步一个接一个产业园(例如经开区、福成高新区、汽车产业园、国际水产城等等)。
第四、返乡方便。来自合浦县、铁山港区甚至钦州市、玉林市的业主,回老家完全没有进城出城的堵塞。
……
这些都是很实际的理由。
如果再加上中介的伶牙俐齿,城东更诱人。
但细数城东的楼盘,卖得比其它区域更火的——好像一个也没有。
或者换个角度:买房人对于城东,似乎总有一种特别挑剔的感觉。
为什么挑剔?
首先,和其它区域不同的是,城东楼市与北海城区的扩展一种伴生关系。
怎么理解?
北海三面临海,城区扩张只能向东。城市一旦向东,城东就会告别城乡结合部的身份摇身变成为新兴都市。
这就是房地产地段的憧憬价值(或者换个称呼“未来增值空间”)。
前些年,北海非常强调“东连北拓”——向东连接到铁山港、向北拓展到合浦县。
但新冠疫情过后,这个声音明显弱化了,城区扩张好像犹豫了。
城东的相应光环,由此近乎被剥落。
没有这层光环,城东只是一个城乡结合部。
其次,城东不是没有配套,但配套多是半拉子。
例如,城东这些年在南珠大道以东新建了3所公立小学和1所公立初中。小学都是划片就近分配免试入学,但它们有教室有校门却连操场都没有。初中(十三中)设施齐全但面向全市报名电话抽签录取,周边楼盘小区都不能就近分配入学。
城东买房吸引力因此大减。
再如,城东有个“城东综合市场”,号称五星级,建成了后来关门了。城东还有个“吉车市场”,建成了后来没人气了。
现在的城东(南珠大道以东)仅有一个小小的南珠便民市场(马栏村市场)。
……
所以,为什么要到城东买房?
现在的城东,有着非常浓厚的等待心态。
开发商在等,等政府把一切弄好,等各种配套都完善。
买房人呢,跟着学,也在等,等城东的环境变好了完善了再说。
呜呼!
Game over。
假如没有出现突破口,2025年的城东楼市预计比2024年更冷清。
突破口在哪?
城东已经有位置布局都相当合理的半拉子配套。完善它,就有了突破口。